機器人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是一種可編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機,或是為了執行不同的任務而具有可用電腦改變和可編程動作的專門系統。在工業、醫學、農業、建筑業甚至軍事等領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機器人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排頭兵,隨著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機器人產業也在呈爆炸式增速發展。其中工業機器人的增速最為明顯,在工業4.0時代,目前已有智能工廠采用機器人代替人類完成工作,以節約成本、提高成品率和生產安全。
機器人在工作中需要機械肢體來完成生產過程和移動物體,抓手是其中一個重要部件,它們采用各種設計:
機械抓手
機械手是一種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主要由執行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這種常用抓手主要用于工業機器人,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抓手配有一個氣動或液壓驅動系統。較小的機器人配有相應較小的抓手,裝有一個氣動驅動機構,能以合理成本實現精確動作。液壓驅動系統用于重載任務。
磁性抓手
對于磁性抓手,永磁抓手和電磁抓手有所區別。使用更簡單的永磁抓手,抓持力由永磁體提供。借助安裝在永磁抓手內的活塞釋放抓持的物料。電磁抓手由提供必要磁場的直流電供電。物料通過開關電源來抓放。
真空抓手
真空抓手可以舉起重物。利用周圍空氣的超壓,物體被壓在抓手吸盤的密封唇口上。工件或車窗等重物通過吸盤真空固定住。這些物體必須具有光滑表面,以便吸盤能將它們吸起來。
粘附式抓手
粘附式抓手用于拾取小物體,如罐和盒子。粘附力是通過分子力在兩種不同或相同物質的接觸面上產生的吸力。這些物質可以處于固態或液態。機器人抓手利用液體的粘附力或通過使用特殊的粘合劑來移動物體。
類人機器手
與傳統的抓手相比,類人機器手可以執行更精細的動作。其中一個例子是圣保羅大學的Kanguera項目。這個機器人手是人手的形狀和大小。信號通過電纜和變壓器發送,相比以前的機器人手而言,能實現更高精度。
據調查顯示,***個機器人誕生于1495年,萊昂納多·達芬奇的機械騎士通過復雜的滑輪和電纜,能夠實現坐下并站立,以及抬起遮陽板和雙臂完全移動。從***個機器人誕生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如今的機器人不僅可以替代人類完成工作,甚至可以培人類聊天,為人類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技術會愈加成熟,更廣泛的應用于各行各業,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捷。